公示 | 2017年“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正式候选人名单公示
时间:2017/12/19 16:20:15 来源:辛一心基金秘书处
为纪念和缅怀我国造船界一代宗师辛一心教授,聚焦海洋强国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科学发展和人才成长,奖励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2014年7月设立了以辛一心教授命名的“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基金”及奖项,并继2015年首届“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评选后,2017年又继续组织开展评选工作。
根据《“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规定,“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正式候选人的主要业绩,需在媒体进行公示,以接受社会监督。2017年“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正式候选人经过评审专家组评选,已经产生5名,现予公示。自12月19日起7天内,单位或个人对正式候选人的主要业绩有异议的,请以实名向“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评选办公室书面提出。
联系地址:上海市江宁路495号2105室
联系人: 张敏 王燕
联系电话:021-54661102 021-62581196
“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评选办公室
2017年12月19日
终身成就奖正式候选人 朱继懋
1937年2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我国最早从事深潜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长期从事潜水器与水下工程技术的研究,创造了我国深潜领域多项第一,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领衔成功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水下阻力仪、水下自航仪、双反转螺旋桨自航仪等关键设备;主持完成我国第一艘深潜器“7103”深潜救生艇研制,实现两艘潜艇水下对接和人员干式转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两艘潜艇在水下成功对接的国家;主持七种型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研制,打破了国际垄断;主持六种型号海底管线埋设和维修系统装备研制,开创了国内海底管线埋设装备自主研发之路;主持了“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装备研制,为我国深海矿区的勘探起了关键性作用;主持“万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突破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目前担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无人潜水器(ARV)研制”项目的顾问专家组组长。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10余篇。
科技创新奖正式候选人 伍朝晖
1967年6月生,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船舶设计大师”。长期从事舰船设计、工艺工法、工程应用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工程应用;高技术、复杂船型舰船的设计和建造。主持建立了符合现代造船模式的中船长兴精益船舶生产设计模式,建立船舶设计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为推动我国舰船制造业的数字化技术革命、提升整体数字化制造能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完成多型水面、水下舰船及多型高技术民用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担任三型国防重点型号舰船副总设计师,突破了设计建造领域多项关键工艺技术;主持攻克了满足航天测控高精度要求的建造技术难题,为神舟飞船发射和载人舱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主持优化LPG船主尺度和设计工作,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及三等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科技创新奖正式候选人 虞賚
1969年1月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长期从事运输船舶研究、开发和设计,是中船集团公司集装箱船设计研发学科带头人。领衔开展集装箱船全系列产品设计研发,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型方面,经过十多年持续深入钻研,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由技术追随转向技术引领,使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箱级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获得了国际主流市场认可。其中9400TEU、10000TEU、11800TEU、13500TEU、18000TEU、20000TEU、21000TEU等一批绿色节能环保型超大型集装箱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实船订单超90艘,累计订单金额约92亿美元。目前,正在主持工信部两个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32万吨级VLCC型原油船换代开发项目、大型集装箱船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主持工信部2万箱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创新专项项目,并承担22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总设计师,该船型已获得批量订单。2014年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青年英才奖正式候选人 王良秀
1981年12月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电力推进工程部电力推进科科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舰船电力设备研制、电站成套系统集成和综合电力推进技术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负责研制的数字式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成果应用累计实现产值超2亿元;负责“重庆新世纪游轮电力推进系统”项目,首次将电力推进技术应用在内河大型豪华游轮上,研制的双PMS系统和四舵桨设计方案突破了内河电力推进船舶分区运行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电力推进船舶在长江激流段安全航行;作为骨干参与“厦门大学科考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研制,攻克了全系统低振动、低噪声和电磁兼容等设计难题,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青年英才奖正式候选人 王佳颖
1983年7月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研究所所长助理、基础技术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船舶结构设计与分析研究。主持完成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45000DWT集装箱滚装船结构分析,分析报告获船级社认可,该船荣获2016年全球渡轮航运大会创新奖;主持完成了多型17万立方级液化天然气船的全船结构有限元强度、疲劳和振动分析,攻克该船型的结构设计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了4型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高级分析,攻克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厚板弯扭组合疲劳设计等难题,掌握了该船型全船振动和局部分析的核心设计技术,使公司抗振设计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目前正在负责“减少液货舱中液体晃荡措施研究”,开展液货船运动响应预报、晃荡载荷预报与试验、液舱结构抗冲击强度预报以及液舱结构多目标协同优化研究等。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