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结合中国船舶工业发展70年回顾,学会组织“四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

时间:2020/7/8 15:02:25

 

 

WDCM上传图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积极开展“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教育。7月1日,在学会会议室,中国船舶七〇八所“海上中国梦”理论宣讲团成员、原所长,原学会科普和学生工作委员会主任梁启康以“摘取世界造船业的‘皇冠上的明珠’,挺进世界造船强国行列——中国船舶工业发展70年回顾”为题,从起步发展篇、造舰强军篇、造船兴国篇、对外开放篇、机构改革篇、攻坚克难篇和展望未来篇七个篇章娓娓道来,生动讲述我国船舶工业70年来的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船舶工业伤痕累累、毫无生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收船厂,开启了船舶工业的复兴之路。造船的初心,是为了兴国也是为了保家。“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保卫海防、发展航运的战略高度出发,对船舶工业寄予的殷切希望。随着国内船舶工业的稳步发展,中国不仅做到了造舰强军、造船兴国,也在国际维和任务中承担起了一个大国应尽的义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船舶产品范围的全面拓宽升级,已可满足我国航运事业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及承担战略物资运输的各种需要。同时,随着远洋渔业、汽车出口、风电开发、航道疏浚等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和增长,船舶工业也随之开发了大量新的船型。通过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载人深潜器、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破冰科考船、挖泥船等。而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航空母舰、豪华邮轮等被誉为世界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都已经或在不久的被我国船舶工业所摘取。

在未来,中国造船将从环保、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制造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更先进的技术变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相信一定能够开创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此次讲座通过讲述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壮丽70年,从历史中认识国情、党情的发展,进一步坚定以“四史”为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逐梦深蓝的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