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报道

聚焦智慧海上物流,Marintec Innovation第四场网络研讨会成功举行

时间:2020/11/12 14:16:32

11月5日,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Informa Markets联合组织的Marintec Innovation第四场网络研讨会成功举行。这也是Marintec Innovation围绕“海事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展开的第一系列网络研讨会的第四期。

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智慧海上物流”,主讲嘉宾依旧是克拉克森研究服务有限公司(CRSL)非执行总裁Martin Stopford博士,并特邀联合国贸发会议技术物流司贸易物流部负责人Jan Hoffmann博士、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研究咨询中心副经理王东波、上海振华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蔡东伟,结合自身领域对“智慧海上物流”相关技术问题发表了看法,并进行深度研讨。

今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对世界经济运行、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冲击和影响。当前,这种影响正在发酵,且继续蔓延。面对这种局势,研讨会上,Jan Hoffmann围绕海事业的长期发展态势、疫情期间的供求波动,以及后疫情时代的“何去何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他表示,作为海事业数字化的核心议题,智慧海上物流的发展是必然且必须的,需要为其发展制定更好的规则、提供更优秀的解决方案。

WDCM上传图片

智慧物流对实时数据的需要   图片来源:Martin Stopford
智慧海上物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涉及许多企业、数据管理机构等。针对这一实际,Martin Stopford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开发并不断优化智慧海上物流系统,是当前海事业发展智慧海上物流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他指出,要不断优化智慧海上物流系统,需时刻关注成本、环境、航行时间等相关变量,因为,这每一项管理信息对于监视系统的性能提升都必不可少。
 
鉴于货物运输的特点,为高效装卸货物、减少库存积压,智慧海上物流系统必须能够共享实时信息。Martin Stopford介绍,货物从出口商运送到进口商,需完成17次运输“业务”,其中包括1次海上航行、8次进出仓库、1次装船作业、1次船舶排放、2次陆路旅行、2次陆地装载,以及2次陆地卸货。在这17次作业中,每个参与者都必须掌握实时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以集装箱海运物流为例,可能会涉及大约12类运输信息,包括所有货物的提单,港口和泊位预订、计费等在内的6类端口和终端信息,以及包括货物清单、容器说明等在内的6类货物和商业信息。这些数据庞大且繁琐,哪怕是用电子表格记录,也是一项复杂且巨大的工程。这时,就需要运用到分布式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如Apache、Kafka等,通过整个供应链传递实时数据和文档,确保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获取准确的实时数据。相应地,这些数据将反过来帮助海上物流变得“更智能”。

WDCM上传图片

在嘉宾互动环节,王东波、蔡东伟分别就区块链、联合国应对疫情的贸易便利化“十点行动计划”等问题与马丁和霍夫曼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普遍认为,作为智慧海上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区块链等)和数据兼容性的问题不容忽视,文件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发展智能数字技术必须解决的问题。
 
研讨会最后的观众提问环节,与会嘉宾还同线上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议代表交流互动。在线回答了诸如“建立一个世界性的船舶文件交换通用系统或控制系统是否可能”“如何将班轮航运连通性指数(LSCI)与物流绩效指数(LPI)联系起来”等专业性问题,以及发展智慧海上物流的深层次技术问题,也帮助线上代表进一步认识了智慧海上物流的发展方向。
此次研讨会是Marintec Innovation围绕“海事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展开的第一系列网络研讨会的第四场,前三场分别聚焦“自主航行船舶”、“零碳排放”和“先进数字系统”。根据安排,第一系列网络研讨会将于12月3日在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万丽酒店举行的“Marintec Innovation 2020”收官,大会将围绕“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慧海运”主题展开,举办两场论坛和一场圆桌会议,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探究工业4.0对海运业的技术变革。
 
如果您因故错过本期网络研讨会现场直播,您可通过Marintec China官方网站(www.marintecchina.com)观看视频回放。
  • 视频回放链接:http://suo.im/62aQ2e
  • 已注册的听众我们会在近期将视频回放链接发送至您的登记邮箱,无需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