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报道
2014年船舶工业行业发展情况报告
时间:2015/1/30 14:23:00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14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航运造船产能双过剩等不利局面,船舶行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下,加快调整转型步伐,奋力攻坚克难,经受住了新船需求前高后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海洋工程产业风险突显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综合竞争力逆势提升,世界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造船完工降幅收窄
2014年,全国造船完工390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9 %,降幅比上年收窄10.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受应交船舶数量减少的影响,前三季度造船完工同比降幅较大,四季度逐步企稳回升。
(二)新接订单出现回落
2014年,全国承接新船订单599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2%。分季度看,新接订单受市场萎缩影响,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三)手持订单量大幅增长
2014年,全国手持订单量148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7%。分季度看,前三季度手持订单持续增长,四季度受新接订单下降的影响,逐月回落。
(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共149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26.9 亿元,同比增长10.5%。分行业看,船舶制造企业3506亿元,同比增长8.7%。船舶配套企业942.7 亿元,同比增长11.8%。船舶修理企业226.7 亿元,同比增长0.9 %;按大中小型来看,大型企业2820.6亿元,同比增长8%,中型企业1379.7亿元,同比增长8.9%,小型企业1426.6亿元,同比增长17.6%。
(五)实现利润总额大幅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4亿元,同比增长21.3%。分行业看,船舶制造企业146.8 亿元,同比增长20.3 %。船舶配套企业46.9 亿元,同比增长15.5 %。船舶修理企业5.1 亿元,同比增长8%;按大中小型来看,大型124.5亿元,同比增长11.8%,中型企业52.8亿元,同比增长25.9%,小型企业66.8亿元,同比增长39.2%,中小型企业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六)船舶出口降幅收窄
2014年,全国完工出口船33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3%;承接出口船订单555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3%;截至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42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3.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4.8 %、92.6%和95.9%。
2014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228亿美元,同比下降14.7%,降幅收窄12.2个百分点。按出口船舶产品分,散货船出口75.8亿美元,占比33.3%;集装箱船出口48亿美元,占比21.1%;油船出口18.8亿美元,占比8.3%;灯船、消防船、起重船等不以航行为主的船舶出口24.4亿美元,占比10.7%;浮动或潜水式钻探或生产平台14.7亿美元,占比6.4%;拖轮及顶推船出口11.9亿美元,占比5.2%;机动多用途船出口11.8亿美元,占比5.2%。我国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仍占主导地位。按出口市场分,向亚洲出口船舶134.7亿美元,占比59%,向非洲出口船舶10.7亿美元,占比4.7%。向欧洲出口船舶39.4亿美元,占比17.3%。向拉丁美洲出口船舶27.8亿美元,占比12.2%。向大洋洲出口船舶13.4亿美元,占比5.9%,亚洲仍然是我国最大的船舶出口市场。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船舶工业获国家高度重视,支持政策加快落实
2014年,中央领导多次视察船舶工业。马凯副总理赴辽宁、江苏省造船、航运企业调研,推进国务院发布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中各项政策的落实。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 海运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实施方案》、《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4)》、《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4)》、《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鼓励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报废更新,支持行政执法、公务船舶建造和渔船更新改造,鼓励开展船舶买方信贷业务,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和创新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企业技术进步,控制新增产能、支持产能结构调整等政策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产品转型成效显著
2014年,我国骨干造船企业主动适应国际船舶技术和产品发展新趋势, 强化需求引导,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绿色环保船舶、专用特种船舶、高技术船舶,完工船舶修载比达到0.366,比去年提高0.024个百分点。批量承接了1.45万箱集装箱船、17.4万方液化天然气(LNG)船;9万吨冰区半潜船、1600客位高端豪华客滚船、5000吨起重铺管船。在船舶建造领域,产品转型成效显著,1.8万箱船进坞搭载、8500车位汽车滚装船出坞、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开工建造、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码头调试、4.5万吨集滚箱船进入系列化建造、7万/10万吨总吨级豪华邮轮等完成设计。在海工装备建造领域,海洋石油118号FPSO完工交付,深水钻井船、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液化天然气浮式存储再气化装置(LNG-FSRU)及多型海工辅助船均实现自主研制。此外船舶企业在科研经费投入、科技队伍培养、科技创新及采用新工艺新流程等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绩。船舶制造业正朝着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三)船舶、海工经营成绩斐然,世界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4年,全球船舶市场新船订单量呈现前高后低态势,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一路下滑。市场环境出现了不利变化,但我国船企和海工骨干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努力承接订单。全年新承接订单5995万载重吨,世界市场份额从上年度的47.9%上升到50.5%,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31座、海洋工程船149艘,接单金额147.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2%,比2013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位居世界第一。
(四)产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