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报道
纪念甲午战争系列:有强装备才能强军、强国
时间:2014/7/31 14:04:00 来源:中国船舶报 今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日。为了解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以及这场战役对我国历史的影响,记者日前拨通了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原沪东造船集团总经理周振柏的手机。采访前,记者得知他曾主持我国海军护卫舰的设计工作,是护卫舰方面的专家,不由心生敬畏。
“战术火力决定海战胜负”
提起那场持续了近9个月的战争,周振柏说,尽管已过去了120年,但那道刻在国人心中的伤痕,却从未消退。曾经的中华儿女饱受战争之苦。如今在和平年代,我们造船人不能忘记昨日的耻辱。
甲午战争的惨烈收场,究其原因,除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更重要的是当时北洋水师的军备力量十分有限。枪炮做哑和炮弹稀缺,直接导致了北洋水师的火力处于绝对弱势地位,而这一切又决定了北洋水师将士们的悲剧命运。
早在明代,我国抗倭名将俞大猷就总结出火力强弱是决定海战结果之关键的重要结论。他曾写道:“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事实上,当时中日两国间巨大的军事实力差距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放弃制海权。“虽然北洋水师在国内看来是精锐部队,但在武器装备上与日本联合舰队相差甚远,虽未战,败局已定。”周振柏说。
周振柏表示,今天,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造船人,都要立足当下,以史为鉴,牢记“战术火力决定海战胜负”的道理,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迈出扎实的脚步。
“有了强装备才能强军、强国”
19世纪的中国,积贫积弱。清政府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政策,不但使得大片国土丧失,更是丢弃了海上尊严。虽然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但周振柏明白,被列强欺凌的滋味不好受。
周振柏说,面对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我国要想有一个和平健康的发展环境,首先要守卫住这片“蓝色家园”。“假使当时,我们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挨打的就是那些侵略者。”说到这里,周振柏的声音提高了许多。在他看来,有了强装备才能强军,然后才能强国。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尽管他已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多年。
提到当今的世界环境,周振柏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流,但南海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面对海洋安全问题。加强海洋装备建设,提升海军实力,势在必行。古往今来,中国特殊的地形和辽阔的海岸线,使得维护海洋权益显得尤为重要。“若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没有先进的造船技术,保卫海疆就成了一个美丽的泡沫。”周振柏说。
周振柏在船舶行业待了一辈子。在他看来,只有练好“一身肌肉”,才能抵御外在干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卫祖国海疆。
“多为海军强盛作贡献”
说起我国东海与南海问题,周振柏表示,目前,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如何利用海洋,建设海洋,继而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成为了新一代造船人的使命。
只有具备强大的海洋“硬实力”,才能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海洋“软实力”提供坚强的后盾。周振柏认为,我国造船企业应积极为海洋资源开发和运输提供先进装备,以更成熟的 “深海利剑”为人民海军的强盛作贡献。此外,我国可设立“海洋驿站”,使其成为水路通道上一个重要的枢纽。“我们可以将丝绸之路的经济带挪到南海海域,既为海洋开发提供保障,又能为来往船只提供便利。”周振柏说。
采访结束前,周振柏还是不忘提醒记者:“我们造船人今后要多为海军强盛作贡献。不然,怎么保卫祖国的海疆?”放下电话,记者的心好像跳快了很多,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感动。这位沪东中华的老领导、船舶行业的老前辈,虽然年纪已大,但对船舶行业的情依旧是火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