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沪成功举办
时间:2018/1/5 8:58:02
被誉为国际海事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海事专业会展——2017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于12月5日至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会展由工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协办,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博闻公司承办,并得到业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始创于1981年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今年是其第19届。作为中国与国际海事界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他为中外海事技术、经贸合作、船舶融资、安全保险、规范规则、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沟通和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全球造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持续低迷,但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仍得到可喜的持续发展。本届会展吸引到超过2100家参展企业,展览面积达到90000平方米,同时吸引到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65096名专业观众参观本届会展。与上届相比,三项数据均有所提升,再创新高,整体规模与汉堡海事展不相上下,一起成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两大海事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行业影响力。
和往届一样,大部分企业以国家/地区展团形式参展,本届会展国家/地区展团为15个,分别是奥地利、丹麦、芬兰、德国、日本、韩国、荷兰、挪威、新加坡、瑞典、英国、美国、中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海事相关知名企业悉数亮相本届会展,其中中车和宝钢特钢等企业首次亮相本届会展。我国两大造船集团——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依然占据W5馆的大部分,中远海运集团和南通展团位于W4馆,舟山展团和高校展区位于W3馆。为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届会展新设的学生创客展区在本届会展得以加强,以全新形象亮相W2馆。曼恩、罗尔斯罗伊斯、瓦锡兰、卡特彼勒、现代重工、三星重工、麦基嘉、ABB、DNV GL、GE等国际巨头在N馆盛大亮相。
作为船舶工业和航运业未来发展趋势,智能船舶和智能航运成为本届会展各大展商的展示重点。中船集团在12月5日上午举办中国首艘智能船交付仪式,并发起成立智能船创新联盟。中船重工在本届会展带来了智能无人艇。中国船级社完成无人艇检验指南的研究制定,并在12月6日正式发布。中国船级社还向4型绿色智能CSR散货船颁发船型认可证书,首次向营运船舶授予了智能能效管理附加标志i-Ship(E)。中国船级社还与珠海市政府、武汉理工大学携手云洲智能公司,四方共同启动全球首艘小型无人货船项目。会展期间中远海运集团公司举行了智能航运启动仪式。今年6月初,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进行了全球首艘遥控商船的操控试验,在本届会展上罗尔斯罗伊斯还带来世界上第一套智能感应系统。老牌主机厂商瓦锡兰在本届海事会展上与GTT合作,为船东和运营商提供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在智能船舶相关产品方面,本届会展也是亮点频现,比如导航产品,海兰信带来了船舶智能导航系统产品——HLD-INS600智慧桥综合导航系统、“Hi-Cloud”、Evolution V5综合监测报警和控制系统等产品。新加坡Nordic Flow Control公司的避碰决策工具产品NordicDST是一个革命性的避碰决策工具。它能为多船场景提供数学解决方案,给值班驾驶员建议可采用的航向改变或者速度改变。日本Furuno公司新开发的DRS4D-NXT固态雷达采用脉冲压缩和多普勒频移传感技术,是船用雷达的一项革新。更加智能的主机也成为本届会展的亮点之一,MTU公司展出的4000系列和博杜安公司的M55高速船用主机在原有机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控制元素,引领整个发动机运行跨入智能时代,发动机自主适应船舶运行要求的能力和故障提前预警处置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未来智能船舶的设计建造提供了强有力且高智能的船舶“心脏”,也将引领船舶主机的技术发展方向。在本届会展上,相关展品和技术的百花齐放标志着人类即将迈入智能船舶、智能航运新时代。
海洋工程装备具有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的特点,发展智能设计技术,基于数值模拟的海洋装备设计技术是智能设计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已经成为国际先进海洋装备的创新手段和发展趋势,我国急需发展互联网+海洋装备海上性能数值模拟的先进设计平台。在本届会展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将发布由其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顶尖研发团队开发的数值水池,这是全球第一座名副其实的数值水池,该成果将会突破海洋装备设计的“百年瓶颈”,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万众创新”提供全新的模拟平台。
豪华邮轮是当下船市热点,也是本届会展的热点。除承办方特设的豪华邮轮展区外,250多家涉足豪华邮轮建造、设计和配套等领域的企业亮相本届会展,同时由中船集团计划建造的中国第一艘国产豪华邮轮也是本届会展的关注重点。中船重工集团带来为美国船东打造的“仁爱之舟”号医院船,挪威船企乌斯坦也将带来其首艘探险邮轮,目前该邮轮正在中国建造。在豪华邮轮配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ABB、瓦锡兰,知名船级社BV、LR、CCS等企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展示受到了专业观众的广泛关注。知名邮轮公司嘉年华带来的邮轮模型、相关视频和VR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绿色是永恒的主题,本届会展上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产品、技术及理念得到了充分阐释与展示。今年11月初,达飞集团宣布其向中船集团订造的9艘22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将使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主要燃料,电站也以LNG为燃料,仅需要少量的船用燃油在气缸内点火时使用。该型集装箱船将满足全球最严格排放限制区域的排放标准,以及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标准。这是纯LNG动力首次大规模应用于主流船型,将引领航运业进入LNG动力时代。在本届会展上,双燃料主机和气体机也成为各大主机厂商的展示重点。
此外,ABB公司推出的吊舱式推进系统Azipod D、西门子公司推出的直流电网电力推进系统SISHIP BlueDrivePlusC,都大大降低运营的燃油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ABB和西门子等巨头也致力于发展储能系统,这将可以在维护过程中实现港口零排放的理想目标。
极地航道的通航为航运和船舶制造业带来新的热点,今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的合作设想,中船重工民船研发中心在与境外研发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在本届会展发布“白鲸”AT110型极地油船设计。“白鲸”AT11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的具有PC4冰级的极地油船,具备1.5m连续破冰能力,在北极易于航行的冰况时,能够全年独立通航北极东北航线。
近年来,中俄双方计划共同推进北极移动钻探综合体项目,作为主要承担企业中集来福士和俄方克雷洛夫科学中心在本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期间正式签订北极钻探综合体项目合作协议,意义重大。
与展览同期举办的高级海事论坛,今年主题为“创新、智造、协同”,由“主题报告”、“造船与海洋工程”、“航运和港口”、“豪华邮轮”、“海事金融与法律”及“船舶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等六个专场组成。超过50位知名嘉宾围绕主题,紧扣制造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热点,发表精彩演讲。具体议题包括 “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协同发展”、“智造,引航船海工业下一个十年”、“豪华邮轮——集成创新,中国打造”、“金融创新,法律护航,共同推动船海工业健康发展”、“新规范、新公约下的机遇与挑战”等。工信部副部长罗文、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挪威贸工及渔业部海事司司长伯吉特•洛伊兰德、国际航运工会主席埃斯本•波尔松、国际船级社协会主席克努特•奥尔贝克-尼尔森、波罗的海航运公会主席沙丹•卡普坦奥格鲁、著名世界经济研究专家王金照研究员、海事业权威专家克拉克松研究服务公司总裁马丁•史托福教授、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咨询理事会主席吉哈德•斯特劳斯、德鲁里海事研究公司海事调查总监纳威•库马等业界专家均在本届论坛发表精彩演讲。
除高级海事论坛外,会展同期,有关海事组织和企业还将自发承办各类论坛、技术交流会、产品发布会、签约仪式和颁奖仪式等,活动数量达上百场。据悉,国际内燃机圆桌会议、数值水池国际会议、喷水推进技术国际研讨会、智能船舶创新论坛等都在展会期间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