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活动
学会2020年迎春联谊会召开
时间:2020/1/14 10:01:36
1月9日,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2020年迎春联谊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会议由冯学宝秘书长主持。近200人参加了此次联谊会。
韩华副理事长受学会理事长邢文华之托,向广大会员汇报了学会2019年主要工作情况和2020年工作打算,感谢大家对学会工作的支持,正因为有了广大会员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帮助,学会才会每年一个台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019年,学会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根据上海市科协对学会工作的要求,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学术交流、组织建设、会员服务、科学普及、国际交流和编辑出版等方面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术工作方面,学会2019年全年共组织开展学术活动14项,参加人数共1105人次,交流论文204篇,编印论文集13种;完成包括《半潜式平台水下生产装置下放导向系统研制》项目成果鉴定在内的多项科技评价工作,开展了“上海市船舶和海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海上LNG产业链装备研发论证研究”等三项软课题研究,为上海市船舶和海工“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拟打下基础;完成2019年“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评选工作,并进一步提升了该奖项的行业影响力;积极开展人才举荐工作。
科普工作方面,学会完成“郑和奖”评选、主题报告会、科普日系列活动、继续教育技术讲座和参观活动,还联合海事大学主办了航海技能大比武、“瓦锡兰杯”一带一路船模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同时,继续编制科普展板赴共建学校及援建学校巡展,并进一步推广科普移动工作站。学会还完成了第十五届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上海交大 “走向深蓝”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同时由学会、708所和上海交大联合主编的《国之重器—舰船科普丛书》大部分分册已面世,并组织赴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宣讲活动。
编辑出版工作方面,今年学会在做好会刊《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会讯的编发工作外,继续注重提高稿件质量、加强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审稿流程、加强对论文作者科学道德的宣传;学会还进一步加强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期刊理事会工作,今年期刊理事会成员新增14家,扩大了影响;作为会员服务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已完成《造船师》中文版两期的译制分发工作。
组织工作方面,学会积极走访会员单位和会员代表处,加强与会员的联系,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在做好日常服务工作的同时,学会继续做好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的发展工作,并于今年重新启动了学生会员的发展工作,共接收新的学生会员52人。此外,新“会员之家”的建设已完成,“新会员之家”将于2020年正式向会员开放。
国际交流方面,学会主要围绕加强与国际同类学会和船海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展开,不断提升学会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办展能力。目前,学会是泛亚海事工程学会联合会的核心成员,并担任世界海事技术大会2019-2021主席。今年我会分别于伦敦和圣彼得堡主持召开了世界海事技术大会两次工作例会,对世界海事技术大会的构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参加了泛亚海事工程学会联合会2019年工作会议,对PAAMES&AMEC2020会议的组织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学会按惯例还在2019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期间举办了国际友好学会联谊会,加强了同行间的联系。
第20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是今年学会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在各界的支持下,本届会展于12月3-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这是该会展40周年的重要节日,本届会展展览面积超过90000平方米,共吸引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家企业参展,约2/3为境外企业,丹麦、德国、日本、韩国、挪威、美国、英国、中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国家或地区馆的形式参展,主要行业巨头和知名企业都亮相本届会展。同时,本届会展还吸引了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71736名专业观众,同比增长10.2%。
与展览同期举办的高级海事论坛以 “创新、智造、协同”为主题,由“主题报告”、“造船与海洋工程”、“航运和港口”、“邮轮内装”、“海事金融与法律”及“船舶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等六个专场组成,共有54位境内外业界知名专家发表精彩演讲,1500多位会议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几乎每场论坛均座无虚席。与上届相比,各项数据均有所提升,再创历届新高,充分体现了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行业影响力。
2020年,学会将进一步加强学会建设,为“十四五”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我们共同迎接新一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