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活动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2014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4/2/18 15:32:00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会2013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学会今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角度看,从建设世界著名学会的目标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困难与机遇并存,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自身的实力、能力特别是人才资源还相对不足,学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梳理或新建、完善。为此,对2014年学会工作总体上有以下几方面的打算:
一、筹备和召开PAAMES会议,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2013年12月初召开的第六届第一次国际常设委员会会议既是为明年的PAAMES会议作准备,也是学会在国际学术界确立重要地位的一次重要会议,更关键的这也是学会主办召开2018年世界海事大会的前奏,是跨入世界著名学会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这几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认真细致地做好会议组织和会务服务工作;并围绕这几次会议,积极活跃地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在更广的领域与美国造船工程学会等友好学会推进实施合作项目,广交朋友,缔结友谊。
二、实施完成年度重点学术活动和软课题项目研究
紧扣实施《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创新转型中的热点与难点,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全面建设造船强国、海洋强国宏伟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完满完成学术年会,尤其是品牌学术活动的提升,深入推进软课题研究,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船舶制造业,大力提升船舶配套业,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为创新转型,攻坚克难,破局发展,全面建设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建言献策。
三、继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积极组织完成年度科技节重要活动项目,深入推进“船文化”普及教育,加强与共建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同时,要化更多精力,做好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根据调研需求,积极组织安排落实相关的专题讲座,送教上门。
四、强化学会基础管理水平
按照建设国际著名学会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学会的体制机制建设,在人员结构上,要加快老中青相结合的调整和充实,并对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在制度管理方面。要加强建章立制,健全学会的制度体系;在激励机制方面,要通过完善必要的奖惩措施,促进形成有更大活力、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向上的学会文化氛围。
五、坚持学习型的学会文化建设
学习、学习、再学习,是学会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改革,改革,再改革是学会发展的动力。靠人海战术,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是过去式的低效办事方式,靠专业化、网络化才是大势所趋。我们一要加强内部学习,加强培训,举办主要面向学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和部分中青年科技人员参加的技术讲座,邀请专家主讲。同时,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支持学习进修,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二要走出去,向国内外先进社团组织取经学习,现场观摩,在学习中增强内涵,在学习中创新发展。
六、继续努力,将出版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船舶与海洋工程》会刊是学会向外展示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下一步要向国际化水平和核心期刊的发展方向迈出实质性的步伐。2014年起,《船舶与海洋工程》改由第三方发行,即国内发行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国际则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这是该刊自创刊以来首次尝试第三方发行,也是学会扩大会刊影响力要求的重要举措。此外,还聘请国外友好学会会长或副理事长担任《船舶与海洋工程》杂志编委,负责每年推荐两篇优秀论文,参加每两年一次的编委会会议,这不仅可充分利用学会优势,扩大学术资源,而且将显著提高会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七、以会员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建设和夯实学会之家的内涵,加强为会员服务的《会讯》、网站等宣传窗口建设,确保会员和关注学会工作的境内外同仁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与学会办事机构进行互动沟通,进行在线交流。
总之,在2014年里,学会的工作很多,任务繁重,我们务必团结一心,坚持沿着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引的航向,落实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在市科协的领导下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砥砺奋进,勇往直前,为我国船海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再立新功,勇创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