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超大型海上导管架平台安全高效精准安装技术》项目 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评审
时间:2018/5/21 10:39:38 来源:学工部
受上海交通大学委托,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2018年5月7日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超大型海上导管架平台安全高效精准安装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会议成立了由曾恒一院士、潘镜芙院士等9位业内资深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由曾一恒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
该项目针对海洋导管架平台超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常规安装方法作业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的世界性难题,对动力定位浮托安装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技术、虚拟模拟训练系统、新型装船技术、新型护舷装置与桩腿耦合缓冲装置、动力定位半潜驳船浮托安装的进船技术等五个专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整套超大型海上导管架平台安全高效精准安装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均已成功应用于15000吨级组块的动力定位浮托安装。
该项目成果的创新点主要有:
1.自主研发了动力定位浮托安装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融合的新方法,研制了虚拟模拟操作系统、新型装船技术和新型护舷对接系统等,确保了现场作业的安全。
2.建立的技术体系利用了新型装船等新技术,整体上优化了作业流程,降低了对作业环境的要求,减少了人员和设备的数量,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了整体安装效率。
3.开发的模型试验系统实现了毫米级精准定位,大幅拓宽了现场作业窗口选取的范围,显著提高了超大型海上导管架平台安装的精准度。
2014年5月21日,该项目成果世界上首次成功应用于惠州25-8油气田超大型上部组块(14391吨)的整体安装;2015年7月16日,该项目成果再次应用于泰国湾CKX油田安装。该项目成果缩短安装周期达50%以上,降低安装成本30%以上。
该项目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1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论文55篇,形成作业标准1份。
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王磊教授作的项目情况汇报,观看了成果应用演示视频,审查了鉴定材料,经过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难度大,起点高,并能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海洋平台组块的整体安装,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上海交通大学《超大型海上导管架平台安全高效精准安装技术》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是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2018年举行的首个科技评价会。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是5A级学会,具有举办第三方科技评价资格。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超过50项的科技成果项目鉴定,其中部分项目在申报各类奖项中获奖。学会秉承为会员服务的理念,将继续为广大会员提供第三方科技评价服务。